Planners vs. Searchers in Foreign Aid
by Prof. William Easterly
http://www.adb.org/economics/speakers_program/easterly.pdf
Planners vs. Searchers in Foreign Aid
by Prof. William Easterly
Sociological Theory
Vol. 20, No. 3. (Nov., 2002), pp. 285-305
Douglas Kellner
Abstract
亞洲青年反菸倡議訓練工作坊
主辦單位:台灣國際醫學聯盟(TIMA) 補助單位: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青少年、年輕人一直是國際菸商鎖定的對象。為了反制菸商公關行銷技倆,需要喚起更多青年意識的覺醒,認識菸害的複雜,願意投入反菸社會倡議。為了培力更多反菸生力軍,學習應用社會倡議技巧,設計執行菸害倡議策略,讓這些反菸種子在同儕中發揮影響力,因此TIMA發起亞洲青年反菸倡議培訓計畫,此訓練可分為三大面向:
實體聚會:2007年10月訓練工作坊和青年論壇
科技運用數位學習:發展亞洲青年反菸倡議交流網站平台AYAT Network
社會實踐:應用知能,
工作坊
邀請亞洲重要的倡議工作者(如HealthBridge的Ms. Debra Efroymson、馬來西亞國立毒物中心Dr. Foong Kin)出任工作坊訓練講員。參加學員包括25~30位亞太地區青年代表和16位台灣青年,約45人。除了「傳統的」課堂訓練外,融合角色扮演、分組任務等實作課程,讓青年學員交流反菸經驗了解各國現行青少反菸害防制政策的良窳,討論區域合作策略。期待在工作坊中導出「亞洲青年倡議行動」小冊與「青年參與菸害防制準則」,為本工作坊階段成果呈現。
時間:2007年10月16~20日,共5天
地點:台北新店中信會館、台北福華飯店
訓練工作坊暫訂議程(訓練內容暫定,實際將視參加者特性、背景予以調整。)
時間 | 議程 |
10月15日 | 國外學員抵達台北,辦理報到 |
10月16日 |
|
10月17日 |
|
10月18日 |
|
10月19日 |
|
10月20日 |
|
二、AYAT Network
由工作坊學員管理經營亞洲青年反菸倡議平台「AYAT Network」。此平台以中、英雙語並呈,除提供菸害多媒體教育供青少年線上學習,還能支援AYAT成員的個別資訊整合,進行遠距專案推動與任務分工,讓成員利用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進行網絡連結與社會動員。
菸害防制的持續實踐
透過實際接觸與網路平台,希望為亞洲地區關心菸害防制的青年朋友,建構跨越國界的視野和能力,也為全球反菸運動注入進步新動力。
四:參加學員條件
30歲以下;
須有菸害防制或其他社會議題倡議經驗;
具備聽、說英語的能力,能以英語跟其他與會人員溝通;
填畢報名表,於2007年9月30日前繳交TIMA
訓練工作坊報名表(台灣地區)
申請人中英文姓名 | 中文: 英文: | ||
服務機關 | 中文: 英文: | ||
申請人中英文職稱 | 中文: 英文: | ||
聯絡電話 | 傳真號碼 | ||
在菸害防制之專長 |
| ||
身份證字號 | 出生日期 | 19____年____月____日 | |
聯絡地址 | |||
電子郵件 | |||
語文程度 | 1. 英文:說 _______ 聽_______ 讀______ 寫_______ 2. 其他語言: | ||
推薦人 | 姓名/職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服務單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聯絡電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菸商贊助之揭示 | 您工作之單位或團體是否曾與菸商或相關單位共同合作,或曾經接受其捐助/贊助?
| ||
住宿 |
| ||
飲食需求 | □均可 □素食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請註明) |
@身分證字號等個人資料僅作為辦理保險之用,本會將善盡保密責任。
二、菸害防制或其他社會倡議經驗
請條列並簡要說明您參與過之菸害防制或其他社會倡議方案與工作。
來年您的菸害防制或其他社會倡議工作之重點為何?若是其他社會倡議工作,未來能否與菸害防制連結?您對菸害防制長期關注為何?
請說明您過去是否有與其他國家之菸害防制或其他社會倡議工作者聯繫或合作之經驗。
您為何想參加本次訓練?您期待從本會議獲得何種助益?
==============================
*請於2007年9月24日前,將本申請表email至tima@tima.org.tw
*若有任何問題,請洽台灣國際醫學聯盟(TIMA) 蔡季勳小姐(電話:02 3393 1815; email: tima@tima.org.tw)
*工作坊相關訊息,可至會議網站(http://www.tima.org.tw/ayat)了解詳情。
1
通識課程與人權教育
教學研討會
主辦單位:東吳大學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
指導單位: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專題教學研究社群發展計畫
研討會簡介
這次會議的目的在於探討如何將人權教育納入通識課程中,並以世界人權宣言為討論的焦點。世界人權宣言頒布以來即為當代全球人權運動的主要根源,因此我們應該仔細而嚴肅地檢視其蘊涵的精神。這也是本次會議召開的目的。
會議將邀請東吳大學的通識教育中負責人權課程的老師以及人權碩士學位學程的授課教師提出報告。我們鼓勵並期待與會者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見,分享彼此的看法。會議的暫訂議程詳下。
為了在大專院校的通識課程中推廣人權教育,這次會議將廣邀全國大專院校負責通識教育且對人權教育有興趣的老師參與。同時,為了鼓勵更多的參與,本會議將補助中、南部的老師交通費與膳宿費用(補助辦法請見附件)。另外,為使人權通識教育的課程設計與人權實務能夠結合與對話,我們將邀請非政府組織代表參加。同時,也鼓勵學生與會,多多挑戰老師們的觀點。
時間:2007年10月13日~14日 (星期六、星期日)
地點: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國際會議廳
議程表(暫訂)
十月十三日/星期六
09:00~09:40 | 報到 | |
09:40~10:00 | 開幕歡迎詞: 黃 默/東吳大學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主任 陳瑞崇/東吳大學政治系 | |
第一場次 通識教育中人權教學的省察 (10:00~12:00) | 10:00~10:05 | 主持人:林正弘(東吳大學哲學系) |
10:05~10:25 | 人權與人權教學的思考- | |
報告人:許雅棠(東吳大學政治系) | ||
10:25~10:40 | 評論人:黃 默(東吳大學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 | |
10:40~11:00 | 人權是天經地義的嗎? | |
報告人:蔡錦昌(東吳大學社會系) | ||
11:00~11:15 | 評論人:陳俊宏(東吳大學政治系) | |
11:15~12:00 | 討論 | |
12:00~14:00 | 午餐 | |
第二場次 世界人權宣言的教學與檢討 (14:00~16:30) | 14:00~14:05 | 主持人:莫藜藜(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
14:05~14:25 | 世界人權宣言的多媒體教學 | |
報告人:陳俊宏(東吳大學政治系) | ||
14:25~14:40 | 評論人:陳瑞崇(東吳大學政治系) | |
14:40~15:00 | 世界人權宣言與國際人權法的教學 | |
報告人:鄧衍森(東吳大學法律系) | ||
15:00~15:15 | 評論人:廖福特(中研院法律所籌備處) | |
15:15~15:40 | 茶敘 | |
15:40~16:30 | 討論 |
十月十四日/星期日
09:40~10:00 | 報到 | |
第三場次 世界人權宣言與憲法 (10:00~12:00) | 10:00~10:05 | 主持人:王叢桂(東吳大學心理系) |
10:05~10:25 | 「〈世界人權宣言〉第二十三條的在地檢驗:以身心障礙者與原陸籍國民之工作權為例 | |
報告人:陳瑞崇、曾志隆(東吳大學政治系) | ||
10:25~10:40 | 評論人:劉書彬(東吳大學政治系) | |
10:40~11:00 | 世界人權宣言與憲法教學 | |
報告人:陳宏銘(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 ||
11:00~11:15 | 評論人:謝政諭(東吳大學政治系) | |
11:15~12:00 | 討論 | |
12:00~14:00 | 午餐 | |
第四場次 綜合討論 (14:00~16:10) | 14:00~14:05 | 主持人:黃默(東吳大學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 |
14:05~14:20 | 利格拉樂.阿烏(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邀請中) | |
14:20~14:35 | 陳昭如(台灣大學法律系) | |
14:35~14:50 | 葉德蘭(台灣大學外文系) | |
14:50~15:15 | 鄧衍森(東吳大學法律系) | |
15:15~16:00 | 討論 | |
16:00~16:10 | 閉幕 |
報名表
通識課程與人權教育教學研討會報名表 | |||
姓名 | 性別 | ||
服務單位/ 就讀學校 | 職稱 | ||
聯絡電話 | 傳真 | ||
聯絡地址 | |||
電子郵件 | |||
是否 用中餐 | 10/13 是□ 否□ 若是,請問用餐習慣:素食 □ 一般 □ (請勾選) |
電話報名:(02) 2881-9471 #6110
傳真報名:(02) 2880-5650
電子郵件報名:yhuan@scu.edu.tw
聯 絡 人:東吳大學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 李先生
報名截止日:10月9日17:00止
☉因東吳大學校園正在施工,恕無法提供停車位。
姓 名 | 服務學校/系所 | 職 稱 |
助理研究員 | ||
李河清 | 副教授 | |
助理教授 | ||
副教授 | ||
助理教授 | ||
教授 | ||
教授 | ||
教授 | ||
專任講師 | ||
教授 | ||
副教授 | ||
王昱灃 | 學生 | |
吳景義 | 學生 | |
黃怡碧 | 柬埔寨援助與發展計畫 專員 | |
陳文葳 | 學生 | |
李威撰 | 學生 | |
王顥翰 | 學生 | |
蔡境予 | 學生 | |
李俊達 | 學生 | |
白湘銀 | 學生 | |
林承正 | 學生 | |
李仰桓 | 學生 | |
沈雅雯 | 學生 | |
何嵩婷 | 研究助理 | |
劉恆君 | 學生 | |
鄭雯如 | 研究助理 | |
黃丞國 | 學生 | |
秘書 | ||
專任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