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6日 星期五

Global social justice at the WTO? The role of NGOs in constructing global social contracts


Global social justice at the WTO? The role of NGOs in constructing global social contracts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ume 83 Issue 4 Page 707-727, July 2007

BAOGANG HE AND HANNAH MURPHY
Chair in International Studies at Deakin University, Australia.
Doctoral candidate in the School of Govern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Abstract


Over the past decade, 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NGOs) have been contesting the neo-liberal economic order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by campaigning for normative conditions to bring about what Richard Falk calls ‘humane governance’. However, the degree to which NGOs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of global social contracts remains controversial. While NGO activists and various scholars advocate the establishment of such contracts, empirical testing of this normative argument is underdeveloped. Drawing upon this lack of empirical support, critics dismiss the global social contract concept and question the roles played by NGO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controversy through a review, refinement and application of global social contract theory and an empirical study of two prominent international NGO campaigns directed at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an institution that represents a ‘hard test case’. It explores the ways in which NGOs and their networks are challenging the neo-liberal basis of WTO agreements and contributing to the emergence of global social contracts.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in some circumstances, NGOs have the capacity to inject social justice into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ntracts and there is some basis for optimism regarding the formation of global social contracts involving NGOs, nation-state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10/26日研讀會順延至11/16日


原訂10/26日研讀會因故取消,順延至11/16日.

敬請見諒.

聯絡人:東吳大學人權學程 鄭雯如 2881-9471#6952

2007年10月25日 星期四

10/26 研讀議程


「全球化、發展與弱勢族群的權利」經典研讀

議程通知

主 持 人:東吳大學政治系 黃 默教授
導 讀 人: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 潘美玲教授
書  目 ﹔Global Transformations: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報 告 人:東吳大學人權學程 董若竹,Ch.5
東吳大學社會所 蔡境予,Ch.6
東吳大學政治所 李仰桓,Ch.7

研讀成員: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劉紹華老師、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李河清老師、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陳宏銘老師、台灣大學外文系葉德蘭老師、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潘美玲老師、東吳大學心理系劉惠琴老師、東吳大學哲學系林正弘老師、東吳大學政治系黃默老師、東吳大學政治系陳俊宏老師、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及社會醫學科黃嵩立老師、輔仁大學法律系雷敦龢老師、台灣國際醫學聯盟柬埔寨援助與發展計畫黃怡碧專員、台灣大學公衛所吳景義、台灣大學外文系王昱灃、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潘怡潔、政治大學外交系陳文葳、政治大學政治系李威撰、東吳大學社會系蔡境予、東吳大學法律系王顥翰、東吳大學政治系白湘銀、東吳大學政治系林承正、東吳大學政治系李仰桓、東吳大學政治系沈雅雯、東吳大學政治系何嵩婷、東吳大學政治系黃彥燕、東吳大學政治系劉恆君、東吳大學政治系鄭雯如、東吳大學哲學系李俊達、東吳大學人權學程楊詩諭、東吳大學人權學程董若竹、銘傳大學公共行政系黃丞國

時 間:2007/10/26(五),下午6:30-9:00 (6:00開始供應晚餐)

地 點: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B013室

備 註:請回信告知是否出席、用餐(葷or素),以備餐盒

聯絡人:鄭雯如,2881-9471#6952

2007年10月6日 星期六

2007/10/05 研讀綱要 (三)

「全球化、發展與弱勢族群的權利」經典研讀活動

報告文章:Held, David. et al. 1999. “Global Trade, Global Markets.” Global Transformations: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報告同學:白湘銀

本章主要討論的是貿易全球化的發展及影響


1貿易行為與貿易全球化的概念與指標(p149~152)

貿易行為可視為在不同地區的人們所從事的商品與服務的交換行為。

貿易全球化則是強調一個可供全球商品交易的市場確實存在,且其中含有調節商品與貨物交易秩序的機制。

一般來說,國內生產總值(GDP)作為在全球貿易行為中測量一國貿易強度的指標,但是該指標仍有限制。


2全球貿易之發展與貿易全球化(p152~163)


(附表P178~179)


工業革命前

金本位時期

大戰期間

布列頓森林體系時期

當代

擴張範圍

中度

亞歐非三洲的長程貿易延伸至美洲與澳洲

高度

20世紀初期,大多數地區已納入全球貿易範圍

大多國家均有貿易行為,但早期貿易鍊由於封閉貿易區而被破壞

除共產國家外,其餘國家均加入全球貿易體系

幾乎全球各國都參與貿易且相當密切

強度

貿易強度低

中度

由低至高

極高度

速度

影響傾向

僅對少數國家及社會變革有重要影響

對已開發國家的收入大有助益

初期對貿易衝擊大,之後轉弱

對貿易成長影響升高尤其使工業成長之影響

對經濟成長、工業結構與國家收入都有影響。

基礎建設

從原始運輸系統發展至較優良的船隻與航行技術

運輸成本大幅降低;新通訊科出現

運輸系統因其他科技持續發展而進步

航空運輸與海運成本降低

通訊系統發展促進服務交易增加

制度化

貿易公司與商人組織為主。

原先保護措施不明顯,但在民族國家出現後提高。

國際自由貿易協定之增加。

出現不同層次的保護措施。

最惠國原則普遍被接受。

國際協定被破壞


貿易在GATT體制下定型化。

多邊貿易協定。

貿易自由化開始。

WTO的運作及貿易機制維持全球貿易規則與貿易自由化

層級化





不均衡性

起初低,但因17世紀的帝國主義之影響,使貿易組織化情形增加。


只有少數貿易點,大部分地區並未納入貿易體系。

多透過帝國而被組織。

貿易由少數出口商支配。



貿易對強權國家及初級產業很重要,但其他區則不然

由強權國家主導區域協定





貿易量低對初級產業出口國打擊大

已開發國家貿易量增加;美國則支配貿易國家



某些國家貿易市場成長慢,但大多數國家則擴大。

貿易集中度降低。

其他國家加入支配體系



貿易拉大各國差距


3全球貿易規則(p163~167)

布列頓森林協定(Bretton Woods agreement)→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世界貿易組織(WTO)


WTO具有的四項原則:最惠國原則、互惠原則、透明性、公平性

--非關稅障礙之移除


4貿易分層化(trade stratification)(p171)

由於貿易會影響各國在經濟上的有不同表現,因而在全球競爭下,各國會根據其成本與利益的考量,發展出對本國市場有利的產業,進一步地使全球貿易走向貿易分層化的趨勢。


5全球貿易之影響(p182~187)

-決策性影響(Decisional impacts)

在全球市場中,各國政策之變動與全球貿易息息相關,因而,一國的國家總體經濟之決策,對各國而言將會是經營國家經濟時的重大課題。

-制度性影響(Institutional impacts)

全球貿易的制度化,可望在自由貿易的原則下,提供國家對福利政策上的更多支持。


-分配性影響(Distributional impacts)

主要是指對於貿易的生產要素造成重新分配的影響,與生產專業化現象有極大的關係。


-結構性影響(Structural impacts)

在全球競爭的情況下,會導致國家朝向專業化生產的方向,為了保持本國在全球市場中的優勢地位,會持續性地對本國貿易的進行結構調整。


從上述三點觀察,貿易全球化對除了帶來全球貿易行為地更加熱絡之外,同時改變了國家自主性及降低國家政策的變動。換言之,現今的全球貿易不僅藉由全球貿易規則與機制進行全球調節,也重新對國家主權觀點有不了同於以往的詮釋。